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社会实践 >> 正文

打造“行走的大思政课”

2024-08-15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构建社会实践育人新模式

为进一步巩固拓展团员和青年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推动共青团全面参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促进新时代新征程高校共青团工作高质量发展,更好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着力加强对广大团员青年的政治引领,在“三全育人”格局和“大思政”工作体系中发挥共青团组织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等优势,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坚持把实践育人作为落实“时代新人铸魂工程”的重要抓手,积极打造新时代社会实践育人新模式,着力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厚植家国情怀、挺膺担当。

一、聚焦思想引领,着力做有灵魂的社会实践

坚决把牢正确政治方向,聚焦为党育人主责主业,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坚持实践内容专题化,学校组建200余支重点团队,近3000名师生参与其中,主要围绕理论普及宣讲、服务科技强国建设、促进乡村振兴、发展成就观察、民族团结实践、流域综合治理调研、助力共同缔造等方面开展实践活动,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把理论学习、调查研究联系起来,努力做到学思践悟、融会贯通,不断提升思想性和引领力。

二、遵循实践规律,着力做有实效的社会实践

遵循新时代大学生认知、实践、学习特点和成长成才发展规律,准确把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大学生了解国情、观察社会的功能定位,立足学校办学特色,更加精准、更有针对性、更加实效地开展实践育人活动。结合工作实际,创新方式方法,努力构建机制更优、体系更全、保障更强、成效更实的工作新格局,切实提高活动覆盖面和影响力。

三、突出协同育人,着力做有组织的社会实践

健全党委领导下团委、党委学工部、组织、宣传等部门齐抓共管的高校团学组织体系,突出学校、地方团组织特点和组织体系优势,加强校地联动,学校已与十堰市张湾区、竹山县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着力构建校地合作实践育人共同体,形成育人合力。

校团委深度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机制和“五育”并举大格局,紧紧围绕学校中心任务和学生急难愁盼开展社会实践整体布局。校团委加强与组织、宣传、学工、教务、就业、体育等职能部门和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教研部等教学科研单位的协调联动,紧密结合学生实际和学科特点开展工作,加强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体系衔接,鼓励立项团队开展跨地区、跨学校、跨学段、跨学科的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科交叉的实践融合,强化协同育人。

四、加强系统谋划,着力做有体系的社会实践

将“三下乡”与“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等相结合,加强校地联动校企联动、项目联动、品牌联动,整合资源、共建共享,善于利校内外资源推动形成实践育人合力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创新工作载体、强化典型引领,积极运用网络新媒体对学生实践过程进行展示宣传和传播推广

聚焦共建“大课堂”,校团委与市多个部门共建级“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遴选一批校内外科普教育实验室、科技研发中心、校史馆等,打造“场馆里的研学实践”。遴选一批见证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成长发展的老专家、老党员作为“思政课特聘教授”和“实践指导教师”,打造“学生身边的导师队伍”。

下一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将紧扣教育强国战略部署,深入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着力在实践育人机制、思路、模式、方法、评价等方面深化优化、迭代升级,构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新生态、新格局,不断完善新时代中国特色实践育人新模式,矢志不渝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作者:骆无思、李志强





下一条:材料学院创新工作举措,扎实...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