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本科教学 >> 正文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简介

2025-04-29  点击量:

一、无处不在的高分子材料

在国防军事上,KEVLAR、超高分子量PE纤维等高强度纤维的强度和模量远远超过同样粗细的钢丝,而且重量很轻。采用高强度纤维制成的防弹衣和防弹头盔轻盈舒适,防弹效果优异。在先进的隐形战机如美国的F22、F35和我国的歼20中,通过采用特殊的机型设计和在机身表面涂覆雷达吸波材料或红外隐身涂料,就可以使战机“透明”,大大提高机动作战能力。

在石油开采方面,当前油田中使用的许多油田钻井液处理剂存在由于降解困难,合成时引入重金属元素,使用后遗留有毒单体等原因,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调查显示,部分国家已经将天然高分子聚合糖应用于油气井钻井液当中,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在电子数码方面,高分子材料的应用已经成为现代电子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具有优异的物理性能和电学性能,还可以提高电子器件的性能和功能。在未来的发展中,高分子材料在电子数码中的应用还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和发展空间。

在医疗保健方面,医用高分子材料是目前发展非常迅速的一个领域,高分子材料在高分子药物、高分子组织器官、医用材料定向给药、器官替代、外科整形和拓展治疗范围方面作出了令人惊奇的贡献,未来我国医用高分子材料市场潜力巨大、充满发展机遇。

   

、专业概况

我校2004年开设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方向,同年成立高分子材料教研室,2013年专业获批湖北省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本科项目,2018年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名称进行备案并进行校内预评估,2019年本专业申请工程教育认证评估,2020年获批湖北省一流专业。

师资力量和办学条件

现有专职教师28高级职称人数占32%,博士学历22人,涌现出了以青年教师兰笛博士(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为代表的众多优秀教师,有湖北省产业教授1名、企业兼职教师5名。拥有湖北省教学名师工作室主持人1人,湖北省政府专家津贴1人,十堰市政府专家津贴1人,湖北省师德先进个人1人、湖北省青年岗位能手1人。近五年获批省部级以上科学基金10项;获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和基层教学组织2个;近五年发表SCI高水平论文100余篇。

高分子实验室具备全流程的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设备和完善的高分子材料检测及分析设备,设备价值2260多万,实验楼占地面积6697平方米包括开炼机、塑料注射成型机、挤出机、模压机、小型快速成型机、三维雕刻机、3D打印机扫描电子显微镜、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仪、X 射线衍射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动态机械性能分析仪、万能试验机等,为教学和科研提供了坚实保障。

、学科特色与培养目标

专业现有功能高分子与能源方向、新材料设计与智能成型2个专业方向。功能高分子材料与能源方向面向目前一些电子封装、热电材料等领域,智能成型主要面向汽车家电等领域材料成型问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进入不同的专业方向,从而使以后的就业面更广。同时,本专业在入校时会对学生进行导师制培养,引导和鼓励学生去探索未知世界,在毕业时会有科技论文等相应成果。

专业立足于汽车材料领域,紧密结合汽车产业需求,致力于培养具有扎实高分子材料专业知识和工程应用能力的应用研究型人才。充分利用本地区汽车生产的工程背景,通过与汽车制造业相关的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专业设置与汽车产业相关的高分子材料加工改性、工艺工装、产品设计等课程,以汽车典型部件为实例,采用项目式、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突出知识应用导向。毕业生对高分子材料产品制造过程全方位掌握,具备高分子材料初级工程师的素养,能够快速适应企业需求,解决实际生产中的问题。

、核心课程

本专业开设了一系列核心课程,涵盖高分子材料的基础理论与应用技术,包括:

高分子物理:深入讲解高分子材料的物理性能、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理解材料的宏观性能与微观结构的联系。

高分子化学:系统介绍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反应机理及结构与性能的关系。

高分子成型原理及工艺:重点讲解高分子材料的成型加工原理和工艺技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

复合材料:介绍高性能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材,特别是新能源汽车上的典型工程应用。

聚合物表征与测试:培养学生掌握高分子材料的表征与测试方法,能够对材料的结构和性能进行准确分析。

汽车高分子材料:以汽车应用为背景,介绍汽车用高分子材料的种类、性能及应用,突出专业特色。

、就业领域

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可在汽车制造、材料研发、质量检测、生产管理等岗位发挥专业优势,就业行业主要集中在材料制造行业、新能源汽车领域等,就业地域主要流向湖北省、广东省、江苏省、浙江省,就业单位主要为国有和民营企业本科生就业率98%部分优秀毕业生继续在国内知名高校深造升学去向包括四川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双一流建设高校,升学率超过2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