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研究生培养 >> 制度文件 >> 培养方案 >> 正文

2023年版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023-05-23  

一、学科简介

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始建于1981年,1985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1992 年以来,先后与浙江大学、武汉科技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2008年被确定为新增硕士学位授权单位立项建设的授权学科,2012年被确定为省级重点特色学科,20137月,本学科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学科,2014年开始正式独立招收硕士研究生。

学科在长期的建设与发展中,紧密结合汽车产业,以汽车制造中的材料科学与工程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汽车材料及其成形加工技术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为研究重点,形成了服务汽车产业和地方经济建设的产学研合作研究与人才培养特色。

学位点建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中心,该中心是湖北省重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心实验室面积达6497平方米,仪器设备价值2500多万元。中心建有材料检测与分析、材料制备与加工、材料表面改性与处理、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等实验室,拥有扫描电子显微镜、多功能X射线衍射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同步热分析仪、差示扫描量热仪、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激光熔覆与增材制造设备、真空熔炼炉、真空烧结炉、磁控溅射等离子镀膜系统等先进仪器设备。

学科目前拥有一个湖北省优秀教学团队、二个省级科研创新团队,两个校级研究所,拥有与企业共建的湖北省冲压技术与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精密铸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内燃机活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汽车零部件轻量化技术湖北省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研究基地等多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平台。

二、培养目标

立足地方经济和汽车行业发展需要,本学科培养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能够在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设计制造、工程管理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具体要求为: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具有科学的世界观,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具有爱国情怀、勇于担当。

2.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团结合作精神和坚持真理的科学品质,遵纪守法, 品行端正;诚实守信、学风严谨

3.具有本学科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可胜任本学科领域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教学及相关管理工作。

4.掌握一门外语,并能较熟练地阅读专业文献和撰写论文

三、研究方向

本学科主要研究方向有:先进成形技术与装备汽车轻量化材料材料表面工程与增材制造新能源汽车材料与器件

1. 先进成形技术与装备

研究开发汽车零部件液态成型、塑性成形及焊接新工艺和新技术;研究材料加工过程及装备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控制技术。

2. 汽车轻量化材料

研究金属材料强韧化理论与技术,开发汽车轻量化用高比强度材料及新型结构-功能一体化金属材料;研究汽车用高分子及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改性、结构与性能、加工技术与装备等。

3. 材料表面工程与增材制造

研究汽车零部件及其制造用工、模具材料的表面磨损、腐蚀、开裂行为及其规律;研究逆向工程与快速成型、3D打印增材制造等相关技术。

4. 新能源汽车材料

研究新能源汽车储能材料、电极材料制备及改性,研究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的设计和制备。

四、学制与学习年限

硕士研究生学制3年,最长学习年限为5年。

五、培养方式

硕士生培养工作采取导师负责制。充分发挥所在学科导师集体指导的优势,鼓励采取导师组的培养方式。

注重培养和发挥硕士研究生的主动性、自觉性,课程阶段提倡教师采用案例式、启发式、研讨式的教学方式,注重案例分析、方案设计、分析报告等多种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鼓励研究生积极参加学术活动及实习、实践工作,充分培养硕士生的实践能力。组织系列学术活动、报告、讲座等,培养硕士生的学术交流能力。撰写科研论文和学位论文,对硕士生进行系统、全面的科研训练,培养创新思维和科学研究能力。通过讨论、协作开展科研项目研究,培养硕士生具有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和崇尚科学的学术素养、求真务实的学术态度和优良严谨的学术道德。

利用校企共建学科优势,聘请企业导师为我校的硕士生导师,在培养过程中建立合作导师制度,由校外导师单独指导或联合指导研究生。鼓励选用来自于工程实际的课题。积极培养研究生的国际化视野。

六、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行学分制,学分要求及学分分配如下: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学术研究生学分要求及学分分配表

总学分

≥32学分

修课学分

≥29学分

公共学位课≥13学分、专业学位课8学分

公共选修课≥2学分专业选修课≥6学分

必修环节

≥3学分

学术活动1学分、实践活动2学分

具体课程设置见附表

必修环节包括“学术活动”及“实践活动”,由研究生处负责考核,成绩按通过/不通过登记。

跨学科或同等学力研究生,须补修1-2门本学科本科课程。补修课程跟本科生听课,成绩必须合格但不记学分。

七、实践要求

1.学术活动

研究生必须参加学校组织的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的专题讲座、学术报告等学术研讨活动,参加活动应有书面记录,研究生在读期间应参加8次以上学术报告活动研究生处负责考核合格者记1学分

2.实践活动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在职人员除外)在校期间必须进行不少于1个月时间的实践环节一般包括教学实践、生产实践社会调查和暑期社会实践,合格者2学分。

八、中期考核

在第四学期,依据培养计划对研究生思想政治表现、课程学习、科研、实践和论文开题及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中期考核,具体要求参见《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研究生中期考核管理办法》。

九、学位论文

1.选题及开题报告

1)学位论文的选题一般应结合本学科的研究方向和科研项目,选择在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的科学研究或工程技术问题,或在学术上有一定理论价值的课题。硕士研究生应首先在导师的指导下做好选题工作。确定学位论文工作的内容和工作量时应全面考虑其知识结构、工作能力和培养年限等方面的特点。

2)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应在第三学期完成。开题报告字数应在5000字左右;要求阅读文献不少于60篇,其中外文文献不少于30篇。参考文献中近五年内发表的文献一般不少于1/3,且必须有近二年内发表的文献资料。

3)提交一篇不少于5000字的文献综述论文。文献综述论文要包括课题的主要理论、方法、成果、代表人物及代表著作(论文)、发展方向、存在的问题等。

4)举行开题报告会,要求有3-5位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教师组成专家组(建议由导师组成员组成),对论文开题工作进行审核并提出指导意见,组长不能由该研究生的导师担任。未通过开题报告的研究生,不允许进入论文写作阶段。

具体要求参见《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硕士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管理办法》。

2.中期检查

中期检查是论文工作的重要环节,由导师组完成。检查内容包括:学生论文的研究工作进展情况及已完成的研究内容;后阶段工作技术问题的预测;审视拟采用的技术路线以及课题结束日期的计划等。在第五学期完成,对硕士研究生能否如期毕业提出意见。

3.论文撰写

硕士学位论文是硕士研究生科学研究工作的全面总结,是描述其研究成果、反映其研究水平的重要学术文献资料,是申请和授予硕士学位的基本依据。

1)硕士学位论文具体格式参照《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基本要求》。

2)保证和提高学位论文质量,关于学位论文预答辩、学位论文匿名评阅、学术不端行为检测,遵照《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硕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执行。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环节,论文全文重复率不得高于15%

3)硕士学位论文内容上要综述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国内外研究动态,需要解决的问题和途径以及本人做出的贡献;说明采用的实验方法、试验装置和计算方法,并对整理和处理的数据进行理论分析与讨论;对所得结果进行概括和总结,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看法和建议;给出所有的公式、计算程序说明、列出必要的原始数据以及所引用的文献资料;引用别人的科研成果必须明确指出,与别人合作的部分应说明本人所作的具体工作。

4.论文评审及答辩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具体要求按照《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硕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进行。研究生在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应按照《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取得学术成果的规定》取得相应的学术成果。

十、学位授予

修满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和学分,成绩合格,按时完成学位论文工作,提出学位申请,通过论文答辩,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硕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的有关规定,经过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定达到培养标准,授予硕士学位。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32学分)

课程类型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学期

备注

学位课

 

公共

学位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

36

1

必修

自然辩证法

1

18

1

论文写作指导

1

16

2

研究生英语读写1

2

32

1

研究生英语读写2

2

32

2

英语口语

1

16

1

矩阵论

2

40

1

≥4学分

数值分析

2

40

1

数理方程

2

40

1

数理统计与随机过程

2

40

1

专业

学位课

 

材料性能学

2

32

1

≥8学分

固态相变

2

32

1

材料分析方法原理

2

32

1

成型加工原理

2

32

1

材料热力学与动力学

2

32

1

计算材料学

2

32

2

材料加工传输原理

2

32

2

材料加工理论基础

3

48

2

非学位课

 

公共

选修课

音乐素质理论与实践

1

16

2

≥2学分

工程伦理

1

16

2

知识产权

1

16

1

专业

选修课

实验优化设计

2

32

2

≥6学分

先进材料加工技术

2

32

2

材料表面与界面

2

32

2

材料加工力学基础

2

32

2

现代焊接与连接技术

2

32

2

高性能聚合物基复合材料

2

32

2

新能源材料与技术

2

32

2

汽车轻量化材料与加工技术

2

32

2

必修环节

 

学术活动

1

≥8次

 

3学分

实践活动

2

 

 

补修课程

 

材料科学基础

 

48

 

 

 

材料成型原理

 

40

 

 

 

高分子材料成型原理与工艺

 

48

 

 

 



上一条:2023年版材料工程硕士专业学...
下一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全日制学...



关闭